各团学组织:
接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安徽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通知,2019年安徽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
(一)重点课题:围绕学校共青团改革攻坚重大任务进行研究。课题成果应具有指导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能够服务和促进学校共青团决策优化、政策制定和改革实施、工作推进。该类课题拟设8项,每项资助经费0.3万元,并颁发立项证书,研究周期为1年,2020年10月前完成结项。
(二)一般课题:围绕学校共青团改革中的共性问题、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课题成果应具有实用性、操作性、指导性和推广性,能够对共青团改革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该类课题拟设15项,每项资助经费0.2万元,并颁发立项证书,研究周期为1年,2020年10月前完成结项。
(三)立项课题:申报人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或研究兴趣进行研究,研究内容要围绕学校共青团的工作,题目自拟。研究成果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指导性。该类课题拟设50项,颁发立项证书,不资助经费,研究周期为1年,2020年10月前完成结项。
二、参考课题
(一)重点课题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实效提升研究
2.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成效提升研究
3.学联学生会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研究
4.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年教师工作的载体和路径研究
5.融媒体环境下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
(二)一般课题
1.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策略研究
2.高校共青团融入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路径及实效研究
3.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研究
4.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质量提升研究
5.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路径及实效探析
6.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7.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深化研究
8.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9.学校共青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10.新时代大学生骨干培养方式、内容及成效研究
11.网络游戏成瘾对大学生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三、课题成果
课题成果不得引起著作权或知识产权争议,责任自负。所有成果须注明“安徽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2019年研究课题”。课题主持人须为成果第一完成人。每份成果需提交一份2000字左右的成果专报,专报的格式按照理论文章的形式撰写。具体要求如下:
(一)重点课题
在有统一刊号且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与研究主题一致的论文,或在省级及以上级别报纸的理论版和学术版发表1篇与研究主题一致的文章。
(二)一般课题和立项课题
在有统一刊号且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与研究主题一致的论文,或在省级及以上级别报纸的理论版和学术版发表1篇与研究主题一致的文章,或提交研究报告1份(提出既有理论分析又具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及措施,字数不少于8000字,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不得超过30%)。
四、申报要求
(一)我校各级团学组织及相关青年研究机构均可申报。每人只能申报和参与1项课题。
(二)课题申报应组建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可依托学校或研究机构,邀请长期关注研究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有关专家、学者牵头或参与。课题组成员一般为3-6人。
(三)申报课题需征得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同意。
(四)申报人根据参考课题进行申报,具体题目可适当调整。
(五)申报人填写《安徽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请于9月5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wnyxytw@163.com,纸质版一式三份(A4双面打印)送至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团委办公室(联系人:都芳,电话:3932412),由校团委统一报送安徽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
附件:
1.
关于申报安徽省学校共青团2019年研究课题的通知.pdf
2.
安徽省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申请书.docx
共青团皖南医学院委员会
201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