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共卫生学院团委紧紧围绕学校团建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共青团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以提高团员青年整体素质为工作目标,以志愿服务品牌打造为抓手,团结带领全院团员青年有序开展基层团建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强化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1.深化理论学习,聚焦思想引领
我院团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团委以“青年大学习”为抓手,做到“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学习全覆盖,引导全院团员和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团员青年信仰之基;通过学院各级团组织负责人讲团课、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思政知识竞赛、红色观影、红歌比赛、公卫青年说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全年我院各团支部集体开展各类团学活动累计超260次。
2.汲取榜样力量,引领青年风尚
学院以“三红三优”、“十佳大学生”等评优表彰工作为切入点,在全院团员青年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比赶超氛围。2024年度,学院团委获校“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生会获校“红旗学生会”称号、5个支部获校“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1个班级获评校“优良学风班”,1人获安徽省“百优”大学生称号、2人获校“十佳大学生”称号、1人获校“优秀大学生”称号、2人获校“优秀学子”称号。
二、聚焦主责主业,特色品牌彰显青春风采。
1.营造创新氛围,科创成果有突破
学院积极组织学院专职教师发挥专业特长,为学生搭建平台,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激发同学创新意识。我院学子在各级各类科创赛事中屡获佳绩:获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铜奖2项;获“挑战杯”安徽省第二批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金、银、铜奖8项;获首届(2024)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组铜奖1项,获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成长赛道金奖1项、就业赛道金奖1项。
2.深化第二课堂,打造特色树品牌
发挥预防医学专业特色与优势,形成多支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芦花”志愿服务队通过在校园中开展“清核”行动,在“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中作为“国家级优秀团队”受到表彰、多次被授予“优秀志愿者团体”称号、连续五年获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团体培育计划一等资助,在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 志愿有我”宣讲活动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团队;获安徽省第七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青爱”志愿服务队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知艾防艾,你我关爱”项目获安徽省第七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微光”志愿服务队入选2024年圆梦工程社会实践团队并顺利结项。“晨光”志愿服务队入选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同时,学院团委、学生会力求思想性、创新性、实效性相结合,运用主题式推进、项目化运作模式,组织开展“闲余”义卖、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我院通过特色品牌项目的打造,真正实现“学生活动服务学生,学生活动学生参与”的初衷。
3.夯实团队建设,开展社会实践
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30余支团队,24名同学获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芦花”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志愿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并被评为“馆校对接”项目优秀团队;同时被弋江区爱心天使协会评为“先进集体”。“晨光”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西柏坡精神、沂蒙山精神等国家级志愿宣讲团。“芦花”和“晨光”志愿服务队均荣获校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一等奖,“青爱”“微光”志愿服务队获三等奖。此外“芦花”、“晨光”志愿服务队在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中作为先进团队进行展示。
4.紧扣时代脉搏,打造多渠道宣传平台。学院团委紧紧围绕青年工作信息化、网络化以及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新需要,打造微信公众号、QQ等多渠道网络宣传平台,及时更新、跟进宣传,不断发挥基层阵地宣传作用,传播最大“正能量”。2024年,学院团委、学生会官Q发布信息320余条、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图文80余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2024年,我院团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问题和差距,一是团学活动内容相对单一、与团员青年个性化需求契合度有待提升,创新性和吸引力有待加强;二是工作凝练不够,特色品牌不够突出、育人作用发挥有待加强。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强化理论学习,凝聚青年力量。规范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丰富理论学习形式载体,让思想引领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增进各领域青年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拓展提升引领凝聚青年的途径和能力,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2.凝练特色品牌,提升育人实效。充分发挥学院专兼职教师专业优势,积极打造青年科技创新的实践育人平台,不断引导、鼓励学生勇攀科技高峰,贡献青春力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探索新的团学活动模式和载体,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凝练、发挥特色品牌活动育人作用,推进“五育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