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础医学院团总支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以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为宗旨,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工作质量,现将2024年工作汇报如下,敬请评议。
一、基本情况
基础医学院团总支成立于2023年9月,现有学生团支部2个,本科生57人,其中团员38人(团员比例66.7%)。设团总支书记1人,副书记3人(其中学生兼职副书记2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理论武装,激发青春活力。紧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开展系列教育学习活动。按要求指导各年级团支部按时完成必学专题、日常专题学习和组织生活会,全年组织团员和青年开展政治理论专题学习、主题团日等20余次,学生参与率100%。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学生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举办“五四”精神主题演讲和“微团课”比赛等主题活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75周年当天举办“国旗飘扬,思政润心”——升国旗仪式暨师生同上一堂“国旗下的思政课”活动,芜湖老营房志愿服务队礼兵队受邀担任护旗手;邀请芜湖市关工委“五老”同志作爱国教育专题报告。
2.搭建成长平台,助力青年发展。举办职业规划大赛院内选拔赛和本科生科研成长交流汇报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榜样、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举办“情绪调控与情商培养”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年荣获第三届医学人文节医学人文诗词朗诵二等奖、第四届“等风来 等花开”心理情景剧比赛三等奖等团体、个人文艺活动奖项10余项。结合专业特点,举办两期“基础医学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国家杰青为本科生讲授科研成长之路;组织团学干部和学生志愿者参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2024年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学术大会志愿服务工作;动员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生命科学竞赛等学科类竞赛,邀请学院高层次人才担任指导老师,学生以第一负责人身份获各类大创项目5项,校级及以上竞赛奖项2项;学生参与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10余人次。组建学生队伍参加校内各类体育活动,如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联合学院分工会举办第六届师生趣味运动会,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发挥专业特色,组建“青禾”志愿服务队赴中南街道西利明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访慰问独居老人,面向社区中小学生开展医学知识科普,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团队在学校2024年度暑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评选中获二等奖。
3.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工作效能。发挥党建带团建工作优势,与教师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团活动,不断提升活动质量和吸引力。开展2023级团学干部换届选举工作,选拔一批能力强、热情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加强与兄弟学院交流互鉴,邀请临床医学院高年级学生干部代表共同举办“学风交流 班风互建”交流会。组织学生团支部书记参加学校培训班,定期召开学生团学干部会议开展工作指导,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5名优秀本科生被推选作为学校第十五次团代会和第十七次学代会代表,展现我院学生风采。面向新生开展“入党启蒙教育”,新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达93%。举办党校第六十一期教学20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第16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培训班,从理论授课、实践学习和结业考试三个方面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培养教育,18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名青马班学员顺利结业。规范完成2024年发展团员工作,新发展学生团员6人。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团学工作开展质量不均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等社会实践活动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在引导优良学风方面的方法举措不够实等。下一步,学院团总支将定期召开团学干部会议,加强对团学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指导,提升团学干部工作能力;持续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构建积极向上学习氛围;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推动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推动团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新的一年,基础医学院团总支将继续秉承“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工作宗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面从严治团,努力构建更加充满活力、更加贴近青年、更加高效务实的团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