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我一生谨慎,从未有愧”
发布人:余亮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疆第二天晚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人代会召开间隙,记者终于采访到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满满一天的会议安排丝毫没有让阿布列林显出疲惫之态,他依然精神矍铄,言谈间透着一种雷厉风行的干练。

   阿布列林31年的工作历程,与哈密的法治发展史同步,也与中国的法治史紧密相连。调入检察院时,他还“不知道检察官是干什么的”,刑法都还未出台。退休时,他已历任哈密市(现伊州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哈密市(现伊州区)法院院长,刑法修正案已经到了第九版。

   67岁的阿布列林此前并未对“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这个词作过多关注,不过,眼下他的名字在各大媒体曝光时却最多地和“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联系在了一起。对于阿布列林来说,这是继2016926日荣获“时代楷模”后再次获得殊荣。 

   焦裕禄的好学生

   阿布列林对40多年前那次跨越3000多公里的河南兰考探访记忆犹新。一时兴起,他再次唱起当年在焦裕禄墓碑前唱过的《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不难想见,在最难熬的艰苦岁月,这首歌给了他怎样的力量。 

   那是1967216日,还在上高中的阿布列林读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和几位同学一起拜谒了焦裕禄的墓地,并与焦裕禄的家人合影。通过短短的接触以及对焦裕禄生前带领群众战风沙、治水涝、堵风口的地方进行观摩走访,焦裕禄的事迹和名字开始在阿布列林心里留下烙印。 

   回到哈密后,阿布列林进过农场,当过翻砂工,始终践行着当日兰考之行后对自己的承诺——争取做焦裕禄的好学生。这段时日的踏实肯干,使阿布列林迎来了一个人生转折点。197912月,表现优异的阿布列林被调入哈密市检察院,开始了长达18年的检察生涯。 

   阿布列林翻出20多年前的照片,当年他还很清瘦,眼神深邃,穿着制服站在检察院的平房前。门口停着标志性的28式自行车。老同事阿卜杜热依木·阿皮孜和阿布列林共事了近20年,他回忆说,那时的检察院,还没有分科室,几间小平房,几辆自行车,就算全部财产。 

   横跨天山的哈密,南北距离约440公里,东西相距约404公里。但检察干警必须了解案件发生的地理环境。年轻的刑检科检察干警们,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哈密所有的山、村、戈壁滩。 

   那时的阿不利米提·沙力还是刑检科科员,他笑着告诉记者:“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和阿布列林出差办案,因为他体力太好了,似乎走多少路也不喊累。” 

   “他很少生气,最不能忍受的是办案笔录中出现错别字。他眼尖,小错误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最开始他还和我们生气,次数多了,干脆自己搬个小板凳,坐下来,逐字逐句修改。”当年同为刑检科科员的帕提古丽·阿不都回忆起那段时日,感觉分外亲切。 

   在阿布列林任哈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期间,该院出台的第一条规定就是多民族的案件要由多民族的检察人员联合办。比如,案件当事人分别来自汉族、维吾尔族,那么案件从头到尾都要有汉族、维吾尔族两民族的检察干警参与。如今,20多年过去了,在哈密市检察院,这些制度一直沿用。  

   哈密市中级法院原纪检组组长王国利告诉记者,阿布列林在哈密市检察院工作期间办理的案件,批捕、**正确率均为100%19919月,阿布列林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系统优秀刑检干部。  

   坚守底线,勤勉为公  

   廉洁奉公是焦裕禄精神的底色,也是阿布列林践行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核。 

   1998年,时任哈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的阿布列林调入哈密市法院,在哈密市第六届人代会上被选举为哈密市法院院长。 

   女儿阿孜古丽笑言,爸爸阿布列林担任法院院长五年,在此期间,姑姑吾尓也提·阿不列孜一直“原地踏步”。直到爸爸调走的第二年,姑姑才被提拔。  

   谈到这段经历,当年在哈密市工作的吾尓也提印象深刻:“那时,我丈夫下岗了,孩子还不到一岁,爸妈住院需要照顾,民事庭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加班,我无奈之下便向哥哥提出调换工作部门的请求。”然而,作为院长的阿布列林断然拒绝了。  

   “法院是国家机关,不是我们自己家。作为院长,如果我们自身不正,又谈何去领导别人?”阿布列林从没后悔自己作的这个决定。  

   作为妹妹,虽然调职的事情当时令吾尓也提有些想不开,但事后她很快理解了哥哥的苦心,扎扎实实的一线办案经历使她得到了充分锻炼,如今作为伊州区法院行政庭副庭长的她言谈间一脸通透,谈起哥哥甚至流露出少女般的崇拜感。  

   “我哥哥特别聪明,当时我选法律专业也是哥哥指导我的,他说以后法律会越来越重要。”吾尓也提兴奋地提到,自己的儿子对于阿布列林当选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都感到很自豪。  

   在民工张宏奎眼中,阿布列林是一位“慈父般的长辈”。1998年,从甘肃定西来到新疆哈密从事建筑装修的张宏奎遇到了难事:活干完快一年了,老板却赖账躲了起来。无奈之下,他把官司打到哈密市法院。时任哈密市法院院长的阿布列林得知此事后多次督促办事人员,最后,张宏奎得到了4500元血汗钱。  

   此后,阿布列林在张宏奎的心里成了安全感的代名词,他遇到诸如孩子上学户口需要解决、淡季时没有活计等问题,也会向阿布列林求助,阿布列林并没有推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尽力而为。在采访中,一句朴实却发自内心的“人好得很”是张宏奎对阿布列林的评价,而在哈密,如此这般向阿布列林求“帮忙”的又何止张宏奎一个。  

   无人打破的纪录  

   2002年,阿布列林卸任哈密市法院院长。52岁的他却闲不住,到哈密市中级法院刑庭做审判员,在曾经的下属手下做事。人们对他的称呼,从“阿院长”变成了“老阿同志”,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积极性。  

   20088月,哈密巴里坤县发生一起盗窃电力设备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先后在奇台、木垒、伊吾、巴里坤四县破坏正在使用的变压器、盗窃变压器内的铜线。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用维语供述,**和一审用汉语;到了二审,被告人要求用哈语。两名被告人不同阶段请了不同的律师。阿布列林主审这个案件,分别用“双语”和“多语”进行庭审,几种语言来回翻译,没出任何差错。  

   “阿布列林调中院那会儿,院里缺少哈萨克族审判员,是他攻克了哈语关,顶了上去。”哈密市中级法院副院长赵养文告诉记者,每年阿布列林在办理30件左右“双语”案件基础上,还要办十几件哈语案件。所办案件无一改判、无发回重审、无提起再审,至今中院无人打破这个纪录。  

   阿布列林对自己的高要求除了攻克语言关之外,还有对于法律知识更高更全面的渴求。20097月,年近花甲的阿布列林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报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律本科班。作为那一届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在职函授生,阿布列林白天工作,每晚和双休日、节假日都去听课,遇到恶劣天气,甚至会出现他一个人听课的情况。201012月,阿布列林捧回法律本科毕业证书时,已经退休11天。  

   “退休前我就意识到自己需要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不然退休后就不够用了。”阿布列林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早有规划。20132月,哈密市伊州区靠西的西河街道惠康园社区法律援助中心挂牌。阿布列林担任法治宣讲员,开始了义务法治宣讲、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和法律援助。近3年来,他在新疆干部学院、哈密市委党校、哈密技术学院,以及机关、学校、企业、农村作法治宣讲20多场,授课4000余人。  

   如今退休的阿布列林自言比退休前还要忙,但这种忙碌对他而言早已成为了一种常态,甚至成为了慰藉他此前五次做手术带来难忍之痛的良药。回忆起从业31年的种种人生况味,这位维吾尔族老检察官、法官不无感叹:“我一生谨慎,从未有愧。”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文昌西路22号 皖南医学院团委 版权所有 241002 电话:0553-3932412